乐鱼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斩获9枚国际行业大奖金秋收获季,硕果当是时。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联合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在国际风景园林师协会亚太区2019年度国际大奖(IFLA APR)和英国景观行业协会2019年度国家景观奖(BALI National Landscape Awards)评选中,从全球众多参赛作品里脱颖而出,斩获9枚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成立,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的国际风景园林行业的最高组织。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是业内首屈一指的专业奖项,旨在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设计这一职业的认知和认可度,它在塑造城市和环境走向更美好、更有弹性的未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是我校风景园林系首次申报该奖项,斩获7项大奖。
英国风景园林行业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Industries,简称BALI),是英国风景园林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协会,致力于提高行业标准,追求卓越。一年一度的英国BALI国家景观奖评选始于1976年,是英国最富盛名的景观奖项,每年评选都会吸引近千名全球各地专业人士参加。我校风景园林系今年首次申报该奖项,便摘得2枚国际大奖。
扎尕那乐鱼,藏语意为“石匣”,被誉为“人间最后的香巴拉”。为了保护扎尕那珍贵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在当地原住民的集体意愿下,在扎尕那核心景区外30km,规划建设旅游门户小镇,传承与发扬扎尕那的藏域文化。本小镇引用扎尕那的生态瑰宝——“壶天模式”与农林牧复合系统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传承和重塑;对扎尕那的文化宝藏——藏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农业文化、建筑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以旅游业态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承,为藏民参与提供了平台,切实引导与促进扎尕那大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绽放人间香巴拉,实现公众的共享与共建。
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远离人为干扰,上海环城绿带发挥了巨大的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通过四个季节对100个外环绿带植物群落的现场调查,以生态功能为重点,评估绿带植物群落的问题和优势,同时探索外环林带增加复合功能的可能性。结合城市更新发展新需求,将外环林带分类成不同功能导向的绿地,分析和总结其一般模式,提出优化模式,将优选群落和优化群落模式应用到上海环城绿带的改造和建设中。研究结果首次通过四个季节全线年来环城绿地的现状问题并根据新时代的需求提出了优化方案,为完善城市安全格局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提供理论支撑基础。
镇江古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变迁,使运河航运功能退出历史舞台。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工程是镇江古运河景观带建设的启动工程。经过10年的持续建设,恢复了这条河流的活力:(1)提升了城市中心区蓄洪、防涝能力;(2)完善了镇江市“南山北水”的城市开放空间格局和山水城市的特色;(3)构建了城市重要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被市民评为最受欢迎的十个城市新景观之一;(4)通过对古运河流域的污染整治、生态雨洪管理、生态水岸构建,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成为海绵试点城市——镇江市的示范工程;(5)对自然资源类遗产、水利设施类遗产、聚落类遗产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保护和有效利用,为镇江古运河全线,乃至中国古运河遗产的保护与更新积累了经验与方法。
历经十五年的规划建设,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于2018年全线贯通,实现了“还江于民、还景于城”的愿景。本项目洋泾、中栈、耀华3处滨江公园总面积约24.6hm²,岸线km。其建成,贯通了黄浦江东岸21公里岸线的三个重要“断点”。设计巧妙解决了绿地与高桩码头的高差问题,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骑行道、跑步道与漫步道系统,“三道”穿行于滨江、水上、花丛与林间,串联起全龄化、多感官的活动体验空间。有机更新了滨江工业岸线,恢复了滨江空间的绿色基底,成为公众休闲的理想首选地。
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武汉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而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新型卫星城未来科技城,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设计遵循气候变化适应性设计的理念,坚持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乐鱼,将原来的明渠改造为占地面积约3.4hm2的龙山溪湿地。实现生态可持续性,重塑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利用龙山溪重新梳理整个区域的山水系统;实现场地可持续性——重构城市与场地的关系,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耦合,形成系统性的蓝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生活可持续性,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市民提供景观效果优美的滨水休闲空间。在近几年,特别是2016、2018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期间,场地成功的缓解了雨洪的压力,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武汉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而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新型卫星城未来科技城,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设计遵循气候变化适应性设计的理念,坚持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将原来的明渠改造为占地面积约3.4hm2的龙山溪湿地。实现生态可持续性,重塑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利用龙山溪重新梳理整个区域的山水系统;实现场地可持续性——重构城市与场地的关系,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耦合,形成系统性的蓝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生活可持续性,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市民提供景观效果优美的滨水休闲空间。在近几年,特别是2016乐鱼、2018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期间,场地成功的缓解了雨洪的压力,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项目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作为生态与人文的表达载体,定位为中国传统园林现代转译的探索性设计作品。设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从自然山水文化、生活空间布局的、典型景观元素、植物种植、传统色彩运用五个层面,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需求、内涵的转译,实现属于中国人理想“家”的诠释,对于城市旧工业区转型和未来城市健康生活社区,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醉白池公园的前身为宋代私园“谷阳园”,后经明末书画大家董其昌、清代著名画家顾大申等人精心修葺改建,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本项目基于上海城市景观更新的目标与要求,立足于松江城区公共空间体系化、网络化与精细化提升,在充分保护和传承古典园林自身格局、气脉、韵味的基础上适当开辟公共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展现代游憩功能。结合地势高差,梳理流线,自然渗透内外景观。成功解决了地铁9号线开通带来的大量客流集散的问题。
蔷薇园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东北部的植物专类园,占地面积4000㎡。基地原状为香樟林,西南毗邻学校行政楼,南侧为校园建设备用地,北侧与东侧为科研实验区,是文治大道的重要端景。设计充分利用现状的地形与周边景观资源,提炼运用校园文化符号,融合科普实践与游憩功能,形成低成本园艺化景观建设典范。建成后的蔷薇园成为校园东北区域的户外活动中心、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塑造交大又一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