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花园城市:新加坡(上)20世纪90年代,我在新加坡工作了4年半,后来又多次往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新加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回忆,我心中的新加坡是一个令人感到惬意而又生机勃勃的地方。
新加坡向来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如果你来到这里,会发现这座城市好像建在了花园之中。新加坡地少人多、寸土寸金,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并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新加坡的城市设计者们像设计花园一般地规划新加坡每寸土地的用途,花园式的装饰随处可见。
初抵新加坡樟宜机场,便可看到机场大厅内宽敞明亮,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里都摆满了绿植和兰花,加上热情专业的地面服务,一扫旅途的疲惫心态,精神着实为之一振。
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不同的旅游杂志评选为世界最佳机场,机场里四处装点着的热带花卉无疑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走出樟宜机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迎宾大道,生长在大道两旁、树冠展阔的雨树挡住了热带骄阳,粉白相间的三角梅悦目怡神,远处的东海岸边隐约可见沙滩和椰林,让人感觉“花园城市”的美名名副其实。
新加坡全城各地布满了大小不同的花园,街边的庭院中铺设绿地,过街天桥上也花开不断。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高达50%,人均绿地面积约为25平方米。这些都是新加坡人精心设计、辛勤劳作的结果。
几年前,我曾在新加坡园林局局长的手机里看到过一张地图,地图上显示着所有病树的详细方位和基本情况,随时可以跟进照料,其管理之精细可见一斑。
除了植物和花卉,新加坡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街道和楼宇,其规划和设计也大有学问。据我的观察,新加坡的建筑个性鲜明,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具有英伦风情的建筑,包括总统府、殖民地时期所建的俱乐部、军营乐鱼体育、博物馆、来福士酒店及周边的欧式建筑等。
二是具有现代水准的建筑,新加坡高楼林立的金融区堪比纽约曼哈顿。近年来,在滨海湾一带新开发的大酒店、展览馆、艺术中心和绿植擎天柱等,更代表了现代建筑的水准,既美观又与环境相协调,搭配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令人过目难忘。
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新加坡,具有中国、马来西亚及印度特色的古建筑和街道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与20多年前我在当地工作的时候相比,如今的新加坡城内又建造了大量的新建筑,没有任何违和感,反而让这座花园城市更加繁华和漂亮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依靠三点:一是法律制度,二是管理水平,三是专家把关。
据我所知,新加坡所有新建筑工程的审批,最后都是由一个人来定夺,那便是“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蓝图靠有识之士绘就,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公开透明的国际招标制度是实现最佳建设方案的可靠途径。
在新加坡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的人群。华人虽为主体(约占74%),但各种族地位平等、和谐相处乐鱼体育。在新加坡,从宪法到各种法律,无不强调种族和谐的重要性。
2016年,新加坡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保少数族裔有机会担任总统,而“集选区”的设置使得新加坡的国会议员和内阁部长中有足够数量的少数族裔代表。
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是用马来语演唱的,三军仪仗队的检阅用语也是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新加坡双语教育中的“双语”,指的是本族语言和英语。
每年的7月21日为法定的种族和谐日。这一天,新加坡的在校学生都要接受爱国教育,学生们穿上本民族服装参加集体活动,政府分别奔赴各校与学生进行交流。
我在新加坡工作期间,仅听闻过一起因国会议员发言不当而引起的族群纷争事件,冲突在相关人士致歉后迅速平息。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名为“牛车水”的新加坡唐人街和“小印度”社区充满活力,具有马来风情的服饰和餐饮店遍布各地。
在新加坡,各种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宗教节日都是全国性的节日,不同宗教的活动场所均对外开放。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下,各族居民越发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这既是生存环境所致,也是民众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的结果。多元文化并存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和国家活力的最大源泉。
有人说,西方人看新加坡,会认为这是一个东方社会;东方人看新加坡,又会认为这是一个西方社会。新加坡脱胎于英国殖民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断谋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新加坡继承和借鉴了西方的、法律体系和公务员制度,但又基于本国国情创造出一套独特的治国之道。
到西方国家求学是新加坡很多优秀学生的优先选择,新加坡的几所本土大学也和欧美国家保持着特殊联系。很多西方跨国公司都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
作为亚洲的航运、海运、炼油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吸纳了大量的西方管理人才。除《联合早报》外,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均以英文为媒介。欧美国家的乐团和剧团也时常到新加坡演出。
此外,新加坡的圣诞节氛围也不亚于任何西方城市,这里本来就很西化,有大量西方人在此居住。新加坡是旅游热点城市,当地的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新加坡的圣诞节灯饰也是别具一格,市中心的街道上,各个门店悬挂的灯饰争相斗艳、美轮美奂。
与此同时,作为东方世界的一部分,新加坡在吸收西式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坚持着自己的传统价值观。二十世纪十年代,新加坡曾经大力推崇儒家价值观,并对亚洲价值观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新加坡的华人乃至部分印度人和马来人学习中文的兴趣大增,到中国来学习的新加坡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长期以来,以宗乡会馆和中华总商会为代表的各类民间华人社团在传承中华文化、推进对华联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广中华文化的活动不胜枚举,有的是依靠各类基金会的赞助,有的则是由热心人士自掏腰包而促成的。
在新加坡,乐善好施者比比皆是,涉及传统文化保护的事业更是有大量有识之士鼎力相助。当地华人对春节非常重视,节日气氛浓郁,贴春联、办年货、祭祖先、除夕守岁以及赶庙会等乐鱼体育,应有尽有。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会举办名为“春到河畔”的庆祝活动。
新加坡华乐团创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还在大使馆工作,我记得乐团招收了多名中国的民乐演奏家。后来我们在陪同往访新加坡时,多次在国宴和不同场合欣赏过华乐团的演奏。在海外的华乐团中,新加坡华乐团水平当属一流。此外,新加坡涌现了多位华语流行歌星,如果没有这片孕育其成长的土壤,实难想象他们能够如此大放异彩。
二十世纪十年代,《雾锁南洋》等新加坡电视剧在中国风靡一时。现在,由于中国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水准不断提高,海外电视作品在中国大火的情形已经反转。如今,和新加坡当地的年轻导游聊天时会发现,他们对中国的演艺明星了如指掌,互联网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造就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新加坡。